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More about 窮中談吃
學起老婆看起舒國治的書來了,實則我認為舒國治書的風格怎麼會對老婆的胃口?

這是舒國治繼「台北小吃札記」再一本談吃的書。舒國治認為「愈是窮地吃得越好」;「吃,是中國人的最要之業」。「中國人處困窘,或原業不濟時,是開個小吃店賣吃的。國片在六、七十年代,導演拍片不賣錢,常說:『乾脆賣牛肉麵吧。』竟有一點「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孤愴之嘆。」看到這裡,不免讓我想起度小月擔仔麵與蚵仔煎,甚至客家小炒。度小月固然是討海人在風浪大不適合出海的季節裡靠著賣麵糊口,而蚵仔煎竟然也跟鄭成功有關,傳說鄭軍圍攻荷蘭城堡缺糧之餘急中生智,就地取材將台灣沿海特產的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著煎成餅來吃,這就是蚵仔煎的由來;而客家小炒的口味較鹹較重用意在補充作食人的流失的鹽分。因此說「愈是窮地吃得越好」倒也不是憑空創造。

其他書中提及有趣之事,如:

好吃的東西,在於它的數量最少。核桃全麥麵包中少少的葡萄乾。事實上被嵌在任何東西裡的少少幾粒葡萄乾皆好吃極矣。可見「少少幾粒」洵是關鍵,且要在他物之旁。

(住在何地來吃)

人所有的努力,又豈不是要保有從小一直認定的價值?
而人生的過程常是要不斷去切磋這些價值。
中國人是不是太倚賴醬油?日本人是否太倚味噌湯、納豆?法國人是否太倚乳酪?…

(住在何地來吃)

便因米飯這主食攝取習慣,造成中國人千百年來種種文化情狀如佐配熱炒、嗜鹽喜腴、多人合食、倚戀鄉井、耽於衰落、泥於陳腐..等等,太多太多。

(詠米飯)

然經營小館的人硬是相信去做上一做某個動作,會心理上覺得比較出奇制勝。

(自助餐)

傳統上言,素菜館的問題,有的是宗教問題;且看它放的音樂,便有一種懾人的氣氛,而你精細體察這氣氛,剎時還有一種funny感受。

(說素菜)

人心亦構成地域能否成佳境的一項至要緊因素;強調效率,即使是養土雞,那樣的心思,令再好的地方也不會變成世外桃源。

(土雞與世外桃源)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