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這本又是湊佳苗的「非黑暗系小說」,而且跟山女日記一樣屬於是「有關連的短篇小說」合集,但「結構更嚴謹」,可以當作長篇小說來看待(或許本來就是)。日本似乎有一陣子流行這種「有關連的短篇小說」合集,也就是每篇短篇中的出場人物,彼此有關連,但在每個短篇中都各自以第一人稱的主角形式來描述情節。舉例來說像是我前陣子看過的瀨尾麻衣子的《晴空下與你一起狂奔》。

之所以說《故事的結局》「結構更嚴謹」的原因在於,開頭以一篇沒有結局的小說為引子,以此小說做為接力棒傳給下一個篇章的主角,這接力棒-「沒有結局的小說」並非全然無意義,而是能引起看過這篇「沒有結局的小說」的人對於「某個特定主題」的自己專屬想法。然後在接力棒傳到最後一棒時,棒子很巧地回到了該篇「沒有結局的小說」中的相關人物。最後一篇,首尾相扣,由該篇「沒有結局的小說」的主角向第一棒讀者(她的孫女)說出了結局。然而綜觀全書,小說原本的「結局」或許不是最重要的,以每個短篇中的主角來說,他們都只看到了這個「沒有結局的小說」的部分內容,而自行依照自己的性情去補充故事的結局,然後就…開悟了,所以才能把棒子傳出去。

所以我認為「結構更嚴謹」的原因在於,「一棒接一棒的相續」與「首尾相扣」。

每個短篇主角在接到棒子後,都會重新審視對「某個特定主題」的看法,這個主題就是「夢想」(尤其是年輕人的夢想),或說對於身邊重要的人的夢想,看起來如此不切實際,該不該支持?若要支持,該不該無條件支持?或是可不可以找到也合乎自己心意的方式支持?沒有得到支持仍繼續懷抱夢想的人、放棄夢想的人、因為不想支持而從對方的眼裡看到「恐懼」與「不信任」這兩種情緒的家長(雖然他的不支持這個夢想的邏輯是正確的,但傷害了彼此(親子)情感;某種角度來看,自己的邏輯不被接受,是不是也是夢想不被支持的另一種形式?所以這個不支持年輕人夢想的相關人也很受傷)

倒數第二棒是一個眼睛裡只有錢的中年女子,現在過著豐足的單身生活,但偶而也會想起二十年前沒有支持那個窮編劇的男友的夢想而分手是否正確?這個中年女子接下「沒有結局的小說」這棒子後做出了結論,她對於現在富足的單身生活沒有後悔,至於年輕時曾與編劇男友的邂逅也是一段足以回憶的過程,那就夠了。

而讀者的我還是有點不明瞭,何以這位中年女子會知道她老師的老同學是該篇「沒有結局的小說」中的男主角(被視為妨礙女主角作夢的人)-火腿哥,而將棒子交給他(火腿哥)?該不會連這點也是湊佳苗要我們自行猜測的吧?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