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行腳之一四十

隆嶺古道上福隆山

行旅圖 台北行腳

    隆嶺古道是由台北福隆往宜蘭石城的一條越嶺越三貂角山脈的山徑,正好在北迴線鐵路草嶺隧道的上方。路線大致與草嶺古道平行,由福隆山亦可再接到草嶺古道啞口附近,不過依告示所述, 福隆山接往草嶺古道啞口這一段只是台電保線路,芒草叢生平時少人行走。   

    經過深坑,看到更寮古道深坑出口,應為枕木步道的延續。

    車過平溪,經過去年冬至來此的菁桐古道二坑口,不過106公路與古道的交接出口處的楓尚未紅。所以這裡的楓紅還可以讓行走菁桐古道的旅者有所期待。

    從106公路上往北方望去,經過去年走平溪三尖的歷練,已可分辨薯榔尖、石筍尖等山峰,而石筍尖外形由此觀之果真尖如筍,去年登此山的記憶已有點遺忘,忘記自己是怎麼攀登上這石筍。由平溪再往十分的路上,伴著基隆河谷而行,這一帶的楓紅的較早。

    很久沒有從木柵、深坑、石碇一路到平溪,這條106公路,在今日陰雨的秋末走來,倒是別有雨後清新的優雅感受,尤其是石碇過平溪往十分的公路旁,沿途楓樹甚多,雖全紅者少數,不過偶遇一兩株紅得甚是精采者,仍是忍不住停車在片片紅葉下佇足觀賞良久。   

106公路之楓..女人

    為了避雨,也是順便到嶺腳看看嶺腳石窟瀑布。經過連日陰雨,瀑布的水量更盛,在鐵道上行走時老遠就聽到瀑布水聲隆隆作響。不過瀑布潭底的垃圾與浮木依然甚多,不知何時何日才會清空?

    從十分至到柑腳的平雙隧道已然竣工,從此平溪到雙溪將會少繞幾座山。原本叫做北38的公路似乎將被改名為台二丙線。在柑腳附近來到網路上流傳的所謂很窄的房屋,未必是真窄,其實由公路上觀看的角度也有關係。

嶺腳瀑布

    早上在深坑吃豆腐時就快要沒油,然而心想在平溪、十分、雙溪應該都有加油站吧。不過依照墨菲定律的推演,果然沿途路過的幾個鄉鎮都看不到任何加油站。燃油指針見底,而雙溪到福隆還有十公里,就這樣擔著一份隨時會沒油的心一路 來到福隆。

    經過遠望坑口附近,看到一大群人絡繹不絕步行前往草嶺古道,其實從貢寮車站再走到草嶺古道北口,路真是有點遠,夠這些人走的。十一月份這裡有個活動叫草嶺芒花季,想必大家都是來附庸風雅的。(真是奇怪的個性,自己追楓為瀟灑風流;別人賞芒就叫做附庸風雅)

相較於草嶺古道的赫赫有名,隆嶺古道只有在山邊的外隆林街口立有告示牌,如果沒有事先看藍天的資料,欲尋隆嶺古道大概只能在福隆一直沿路問人。

    從福隆車站旁的轉入巷街,路大致與北迴線 並行一段,火車還跑的比機車慢。漸漸遠離福隆市區來到附近農家田園,而遊客登山者倒是漸漸從路上冒了出來。問了兩組人(皆是有元氣的歐巴桑與歐里桑),大致上得到的結果是:從大里或石城翻閱山嶺而來,走路共約三小時左右,山路易滑,如果鞋子太差,就請自愛一點(看來因我等之娃娃臉而又被嚴重的小覤了。)

    來到外隆林街與產業道路交叉口,看到告示牌所標示的大概是同樣的訊息,不過告示牌上多了再由福隆山走稜線到草嶺古道的路線說明。雖然已經快中午十二點,而且路線似乎有點長,不過還是決定自己去探一探,走到哪裡算哪裡。

    登山路一開始是在農家種植果園旁,所以輕鬆易走,途中還有一條淺溪漫過路面。走了十多分,遇到一群學生席地而坐在吃泡麵。向他們問路之後,果然有比較詳盡的方向,他們從石城隧道口至此約一小時,路線大致是往上坡走後至土地公廟附近可見叉路往福隆山、石城等。所以並非如老人家山中同樂團所言需走三個小時。

隆隆山?

三貂角附近海岸

福隆山頂遠望龜山島

    不過令我奇怪的是,還沒有遇到登福隆山者,因此可以歸納:大部分的人都是乘火車至石城,開始走隆嶺古道至福隆火車站再搭火車離開。大概少人會從大里上草嶺古道轉到隆嶺古道來。

    隆嶺古道的初段到土地公廟之前,都在樹林之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樹木的根(?)從枝幹上垂落,孤陋寡聞不敢亂講這是什麼。總之連土地公廟旁的隆嶺古道牌示都是掛在這樣的根上。至於土地公廟則是古道上重要的叉路口。中往下可至石城,30分鐘;右往上可至福隆山約40分;左往回頭方向可至隆隆山、鶯歌石。

    從土地公廟往上到稜線這一段除了陡之外,就是非常的滑,無怪乎之前所見的登山歐巴桑都穿著雨鞋。尤其前幾天還都在下雨,今天在這條坡路上滑倒的次數,用十隻手指數不完。

    至於上到稜線之後,就是東北角海岸小山(和美山、南雅山)標準型態:芒草堆。連三角點都還隱身在芒草叢中,反而是沿途幾個上坡點可以有比較好的視野景觀。在福隆山頂,由於芒草堆之故,大概只有朝向海岸方向有景可觀。可看到海面上朦朧的一隻大海龜側面,正是龜山島。從此角度觀之,龜山島才真的比較像烏龜。

垂根

 

(望古瀑布)

原路回程,再經平溪。平溪果然不愧是瀑布之鄉,經過萬寶洞時,特地往望古瀑布一探。而望古瀑布的水勢如一幕珠簾似的灑落,而非垂直騰空落下。萬寶洞週遭的人工設施多被沖毀,此時對這裡處處洞穴與激流最有興趣的不是賞瀑的觀光客,而是看中此處是魚蝦棲息地的釣魚者。

附記:

    所謂的鐵道迷,迷上舊式的蒸氣火車頭、迷上古樸的山中小站。而我應該要算是公路迷了,對於走過的每一段路的優美,以台北行腳的親身體驗來紀錄。

台九甲,烏來孝義至桶後,太吵的人不要來

101,淡水三芝,往三芝下坡段,輕鬆兜風。

101甲,巴拉卡公路,與陽金公路交會口,夏日綠蔭之震撼。

102,瑞雙公路,九份至樹梅爬升段,披上綠色外衣的青山。

106,基隆河溯源,石碇、平溪、十分段,就是只看山林與溪谷。

118,羅馬公路,石門山光水色。

北17,荖梅豬槽潭鄉間小路,但見白鷺鷥飛翔田間

北28,汐萬公路,風櫃嘴是風的故鄉...

北31,汐平公路,雲海與籠罩在薄暮中的櫻花...

北34,金瓜石至水湳洞...

北37,侯牡公路...

北107,烏來至福山,櫻花道與五重溪瀑布

......,還有許許多多沒有被編號的優雅山路值得用心來感受

本文日期: 200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