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行腳之一三六

溯行宇內溪訪白紗瀑探楓紅

行旅圖 台北行腳

    雖然標題寫的是溯行,不過在山中四個小時走的都是山徑,只是沿著宇內溪上行未曾溯溪。雖然標題也寫的是探楓紅,不過可惜的是十月底楓尚未紅。在過小烏來收費站還沒踏入宇內溪谷之前,看到路兩旁人工栽種的楓葉 還是一片翠綠時就已有所覺悟:若今年要在此看到紅楓,大概還得再來一次。在秋天溯行宇內溪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拜訪秋楓。在月初熊空已經看到些許紅楓,事隔三個禮拜後不知道雲心瀑布附近的楓轉紅了沒? 而宇內溪的楓又紅了沒?

    宇內溪據評論為北台灣幾個頗負盛名的賞楓地點之一,去年想到要探訪時已經是在八連溪谷楓葉落光之後 。不過上游宇內溪瀑布群與楓紅的美並不為一般遊客所熟知,大部分的遊客都只停留在宇內溪下游的小烏來瀑布,而上游宇內溪因為其偏遠與路遙,成為樂山樂水者的私房路線。

    走台七乙到北橫,又已經是一年前走羅馬公路時的事,再次感嘆時間過的飛快。上禮拜才去南橫西段少年溪,這禮拜再來訪北橫西段小烏來。因為路程遙遠,特地一大早九點前(?)就出門,十點多經過北橫復興不純砍頭的攤販區,不知道是否因為我三年前的呼籲而路邊停車的情況已大有改善,攤販區沿路已畫紅線(??)且有警察巡邏。   

至復興時,轉入北橫西段最後一個加油站,這裡是機車一族旅行北橫必定會暫停休息的中途站。此番前來,女廁所已改名為美女區,男廁所命名為勇士區。男廁所內貼有幾張廁所文學,其中有一張對愛情有很貼切的詮釋:.....。(本來以為看過會記得,因此沒想抄下來....)

    霞雲坪附近公路旁有行動咖啡,風景可以遠眺小烏來附近橫跨大漢溪的羅浮橋與復興橋,以前紫色橋身的復興橋不知什麼時候又漆成青色。 從北橫轉入桃112往小烏來叉路,公路兩旁栽植的青楓數量雖多,不過都還未轉紅。

    聲勢浩大的小烏來瀑布在路邊就可以遠眺,然而三年前並未走到風洞石附近的龍鳳瀑布(??),此次快速地走訪一遍。雖然這麼說不太好意思,不過這兩個瀑布似無特別之處瀑布水量小,大部分景觀又受到步道與人工設施侷限。

    過義盛往卡普的路上 ,有叉路可分別往北插天山與南插天山,選擇往北插天山方向左叉路,開始在路旁看到卡普分幹的電線桿。 柏油路結束後開始一小段土石路面,看到推土機與數名工人正在維修道路,不過路還稱平坦。沿途處處開著漂亮的花,卻是孤陋寡聞不知花名。

    一直來到卡普分幹52號電桿,從右側桂竹林叉路進入,竹林深密遮天,近似京都嵐山天龍寺幽篁竹林的感覺。不久至路盡頭,停車至農家水塔旁空地,雖見竹子上結滿登山條,不過今天這裡沒停任何車,空空盪盪冷冷清清。雖然冷鋒過境風颼颼,然而竟然沒有人會像我一樣開始追逐楓紅的訊息,這點倒是頗令人意外。

步入山徑約二十分,都還是引水渠道小徑,不是在竹林中就是其他闊葉林中,小徑旁是復興鄉接引宇內溪水源的水管,水管使用的材料與銜接的方式看起來還滿新穎的。這一段算是林中漫步道。

    出渠道步道,眼前豁然開朗,看到對岸層次分明的岩石節理,與部份已遭土石淹沒的散花瀑布。再行不久遇到左側小溪來會,即石牆瀑布;日日春在瀑布水濂間攀附在岩壁上,倒還是開的自由自在。

    從石牆瀑布頂約略可見還有更上層的水濂,但是四處找不到可攀爬往上的路,無法更進一步觀看。涉過此支流,往前走除左方為往白紗瀑之登山徑,右方可下到宇內溪....。

    回到登山小徑不久即見樹上牌示:白紗瀑布50~70分鐘。赫威神木:...;北插天山:....。由此開始暫離宇內溪轉而一路上山,中途多處又涉過數條小溪流,其中又有一處溪谷,鳥叫聲此起彼落,不能說是悅耳只能說是嘈雜,小小溪谷樹林中倒是聚集了數十隻鳥鵲。

    接下來的三十分鐘林中徐行,先從溪谷上到稜線再從稜線又下來接回宇內溪谷,這一段算是登山路線。走著走著還是會流汗。接回宇內溪後,涉溪到右岸,此處溪流岩石間已有掉落紅葉,但是抬頭望天,卻還是青綠一片。仔細分辨葉子形狀還是看得出那些是楓葉,不過位置都偏高,因為天光不易辨識,隱約只看見幾片紅葉點綴在群綠間。

    正在尋尋覓覓紅葉芳蹤,突然一隻鷹從山谷前方在樹林間低飛向我俯衝過來,正驚惶之間,鷹又已從身旁飛掠而過。經過指教,上回直潭山附近所見之大鳥應為大冠鷲,此番所見身形較小應為鷹。

    接下來的路就是來回涉溪了,不過都不難,反而感覺很好玩。此處的宇內溪處處短瀑與潭水,如果加上滿山楓紅,一定會是個漂亮的不得了的溪谷。

    除了來回涉溪,開始在溪流滾石間跳躍,路徑越來越難且不明顯,而資料上所謂的大瀑布還未看見。正在猶豫之間來到一處堆滿浮木與倒下來的樹幹的溪谷,這溪谷也有一道小瀑布流過,一度讓我以為宇內溪大概只能溯行至此。

此時看似山窮水盡疑無路,本想撤退。但是因為對白紗瀑還有好奇心;還因為不知什麼時候才會再度重遊宇內溪;甚至是認為這條路可以到赫威神木與北插天山,怎麼可能在此就告終止?

    基於以上的種種胡思亂想,才會讓我在天空陰霾的午後決定越過阻塞溪谷的浮木堆往短瀑頂上走,抱著姑且一試,反正只要設好停損點是單程兩個小時,在四點前回到登山口即可。

    這樣的堅持果然是對的,約十分鐘濕滑山徑過後,聽到轟隆隆瀑布聲,山谷間左側是聲勢浩大之白紗瀑,難能可貴的是在深山幽谷之中,宇內溪竟然在此奔 洩出另一段精采。這一段約25分鐘算是涉溪路線。

    除了深山高瀑的難能可貴外,白紗瀑布的美景在於瀑如其名:瀑布之水從中間開始從岩壁散開成為薄如輕紗的水濂。

    我到訪的恰是時候,彷彿是為了讓我可以記錄白紗虹影的美景,原本陰沉的天空,卻在一時許天晴,午後的陽光從山谷上方灑了進來,陽光穿過白紗在瀑布底端水濂中形成一道若隱若現的美麗彩虹。虹影橫掛白紗,就像是衣裳的彩帶。這樣景緻的難能可貴在於太陽的角度、水濂的形狀是否可以在此形成彩虹。

    為了拍照攝影,在此就停留了四十分鐘。雖然站在離瀑布有一段距離,不過瀑布瀰漫的水氣還是沾衣欲濕。往稍高處走,在樹木一旁取景,水量甚豐的白紗瀑又是另一番丰姿,瀑布多道水柱直落深潭,在潭面形成多個實心圓圈煞是好看。又換另一個角度透過楓葉間取景看瀑幕後的岩壁。可惜的仍是,楓未紅。

(小烏來瀑布)

北插之友山水雲之登高非避世,到此息塵心,倒是頗符合現在的心境。看到長虹掛瀑的美景,心中縱有多少掛礙,也會隨瀑布之水洗滌一空。行走於山徑,有感於此情此景,突然想起最近去世的羅文的歌的曲調來哼著,歌詞與歌名大都忘了,而難忘的是每回在哼這些歌時的情懷,濃濃秋意中有著對紅塵俗世該捨難捨的眷戀:

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嚐盡人情淡薄;熱情熱心,換冷淡冷漠....

從宇內溪上游出來,回到公路上又經過不得不看到的小烏來瀑布。還不到四點,本來想趁早回去;後來想想還是下到溪谷就近把小烏來瀑布看得真切。

    雖然名為小烏來瀑布,除了長度略遜,其實水量之豐、氣勢之壯比起烏來瀑不遑多讓。近看脫出山壁束縛奔洩而下的水流猶如龍之翻騰,果然是像極觀烏來瀑的感覺 ,不是雲來之瀧,而是掙脫山壁束縛之龍。

    既然此時回台北已經遲了,晚了,所以乾脆到復興鄉角板山品嚐香菇滋味。為了滿足凡夫俗子的口腹之慾,光是一個人就點了香菇炒麵(香菇乾麵、香菇麵線賣完了)、炸香菇、竹筍湯。本來還想點竹筒飯、山藥餅....。不行不行,再這樣吃下去就真的要肥死了 、肥死了。

本文日期: 200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