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作者:from 218.184.28.94
時間:2002-11-7 16:30:30
標題:松雀鷹
內容:





台灣松雀鷹小檔案

英名:Besra Sparrow Hawk
翼展:約雄5Ocm,雌68cm
身長:雄28~3Ocm,雌33~37cm
體重:約雄130g,雌240g
翼型:短圓型
尾型:長

外部型態
雄鳥頭頂、背部為暗灰色、翼上覆羽及尾羽暗灰褐色,胸部為赤褐色縱斑,腹部為污白色底有赤褐色橫紋。雌鳥頭頂、背部、翼上覆羽及尾羽為暗褐色,腹面為污白色底,胸部為暗褐色縱紋,腹部為暗褐色橫紋。尾部最外側尾羽橫紋較多而細。眼睛虹膜雄鳥為橙黃色。雌鳥為黃色。雌雄鳥喉部皆有喉中線。
        
演化特徵
嘴極短而勾,可增加咬合力量。眼球比例加大,可增加眼睛進光量,看清楚暗處的獵物。翼短圓,可在樹林間快速追擊獵物。胸腹部密佈斑紋,棲停在樹上濃密虛的良好偽裝。背面暗褐色,由上看時與樹林地面顏色一樣,為良好保護色。跗蹠細長,可增加近身攻擊距離。中趾特長,可緊緊纏繞小動物。趾爪細長彎曲銳利,可輕易刺進獵物身體。趾底有肉球突起,可增加抓住獵物時的摩擦力。

雌雄區別
雄鳥頭部或頭背部較灰色,腹面之斑紋較紅褐色,體較小型。雌鳥頭部及背面為暗褐色,腹面斑紋為暗褐色。雄鳥年齡愈大,頭及背部愈鼠灰色。

幼鳥區別
頭及背面為褐色,背部及翼上覆羽各羽綠淡色。腹部為縱斑。眼睛虹膜為淡灰褐色。

棲習狀態
臺灣普遍之留鳥。出現於山腳附近平原到低中海拔山區針闊葉林。

亞種及分佈(Howard & Moore,l991)
A.v.affinis 喜馬垃亞山西部到中國大陸西部及南部、臺灣、印尼。
A.v.besra 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安達曼群島。
A.v.confusus 菲律賓群島。
A.v.quagga Leyte。
A.v.rufotibialis 婆羅洲北部。
A.v.vanbemmeli 蘇門答臘。
A.v.Virgufus 爪哇。
A.v,quinquefasciatus 比佛羅里斯島(印尼)

習性
天剛亮時,及開始在樹林間獵食。早上9點到12點之間常短暫飛出盤旋,盤旋時間往往少於5分鐘。這時,也常棲停於醒目的枯枝上。下午常隱密於林間,不易見到。黃昏前,又會再度獵食。領域性極強,常於空中俯衝攻擊其他猛禽及巨嘴鴉。出現時,常發出尖銳的「救一、救、救、救」鳴聲:其出現盤旋並非在覓食,而是宣示領域的意義較大。

獵食方式
棲停於樹林間枝頭,遇獵物經過則飛出突擊。若獵物脫逃時,則繼續在後直追。另也會攻擊棲停於枝頭的鳥類。

獵食種類
以小型鳥類為主食,次要為鼠類及昆蟲。可攻擊與本身一樣大小的獵物。有時會獵捕他種鳥類之雛鳥,如鷹鵑(姚,1995)。

繁殖年齡
2年

求偶行為
雄烏在空中進行波浪狀飛行,或在樹林間飛近雌鳥,若雌鳥飛離,則再次靠近追逐。這時,常發出「救一、救、救、救」的尖銳鳴聲。求偶於2-3月。

築巢位置
築巢於山腰濃密樹林的闊葉樹上,巢位靠近樹頂,上有樹葉遮蓋,周遭為較疏的出入口。築巢為4-7月。

卵數
3-4枚
        
抱卵期
約28日

離巢日數
雄21-32日

繁殖行為
孵卵及幼雛尚小時期間,由雄鳥外出覓食,後攜回已拔毛的食物至巢附近鳴叫,由雌鳥接回食物育雛。幼雛羽毛豐滿後,雌鳥才會外出獵食。雄鳥幾乎不進巢中。幼鳥離巢後,仍在巢附近由親鳥供應食物及教導獵食技巧,約兩個月之後才自立,被親烏驅離(黃、姚等1995)。繁殖期間領域性極強烈,常於空中攻擊其他猛禽及鴉科鳥類。

飛行辨識
翼短圓,初級飛羽後綠有明顯內凹,次級飛羽後緣圓突大而明顯。尾長約佔身長ㄧ半,尾羽常張開。

類似種
鳳頭蒼鷹有明顯擬白腰,翼當下壓抖動,初級飛羽較圓滑,無內凹。頭身比尾約為4:3。日本松雀鷹翼較尖,圓突較小,胸部亦密佈橫紋,尾比例較短。北雀鷹初級飛羽尖長,圓突小,腹面密佈橫紋。赤腹鷹翼稍尖,末端黑色。

猜猜我是誰--漫談種與亞種

  松雀鷹(Accipiter virgatus Temminck)的分布很廣,亞洲地區自印度河以東至日本北方四島以西,北起新疆、西伯利亞南部、蒙古至庫頁島成一線以南,到爪哇、巴里島以北都有本種分有。其適應性極廣,包括熱帶雨林、季風林、溫帶針闊葉林、寒帶針葉林等皆可發現牠的蹤跡。除了分布於大陸上的族群外。其他生存於南洋及各地島嶼的族群皆處於隔離狀態,具有明顯的地理差異,因此亞種很多,共有9個亞種。台灣地區留鳥族群的形質及毛色雖和亞洲大陸南部及印度半島北部的南方亞種Accipier virgatus affinis,相同,但其體型較各亞種皆大許多,羽色也較深而接近褐色,所以Mees在1970年將之命名為A.v.fuscipccius即為台灣特有。亞種的台灣松雀鷹。其他7個亞種分別為:指名亞種A.v.virgatus;分布於爪哇:印度亞種A.v.besra分布於印度南部到斯里藍卡和安達曼群島;菲律賓亞種A.v.confusus分布於菲律賓群島;萊特亞種A.v.quegga分布於菲律賓萊特島;婆羅洲亞種A﹒v.rufolibialis分布於婆羅洲;蘇門答臘亞種A﹒v.vanbemmeli分布於蘇門答臘,另一個分布於中國大陸、朝鮮半島與日本的亞種A.v.gularis,則形態特徵與松雀鷹有明額差異,已被視為獨立種--日本松雀鷹A.v.gularis。

「考倒師父」--談特徵

  台灣松雀鷹雄島身長約30cm,雌鳥身長約38cm。外形上,眼睛虹膜黃色,頭頂羽暗灰藍色,嘴矇黑色,蠟膜淡黃綠色,喉孔白色,中央有黑褐色粗縱線,體背面大致為暗灰藍色,腹面底色白色,上胸兩側有許多縱斑,胸部以下密布橫紋,斑紋之顏色雌鳥為灰褐色,雄鳥為紅褐色,脛和月劦部具有細密的紅褐色橫紋,尾羽上有四道暗灰藍色橫帶,跗蹠及腳趾為黃褐色,皆纖細而較長,亞成鳥的體背較淡而為深褐色,羽緣具有明顯的黃褐色鱗紋,腹面由胸至尾下覆羽皆有黑褐色縱紋,惟胸部的縱紋較細長,儘管有以上看似詳盡而有條理的特徵描述,很少人能在野外一眼即辨認出台灣松雀鷹,即便是徑驗豐富的猛禽研究者,亦經常面對"考倒師父"的窘境,資料缺乏,可供比對的標本極少。是目前極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僅提供在台灣地區容易造戎混淆的台灣松雀鷹、赤腹鷹上,A.soloensis、雀鷹A.nisus及日本松雀鷹 A.gularis,等4種外觀近似的猛禽之簡易辨認方式:台灣松雀鷹之喉色純白,中央石有--寬闊而粗的縱線;赤腹鷹的翼形較尖,翼瑞黑色,喉部、腹面及翼下均無明顯斑紋,跗蹠及趾爪之比例與鳳頭蒼鷹類似為粗短型;雀鷹之體型較大,喉及下頰密佈細縱紋,無黑褐中央縱線;日本松雀鷹體型較小,喉央線細而空,腹面之橫斑較細。此外台灣松雀鷹的初級飛狗第2枚短於第6枚,第4枚等於第5枚;日本松雀鷹初級飛羽第2枚長於第6枚,第4枚長於第5枚,是這兩種猛禽被持於手上時,可以依賴的辨識方法。總之,多方求證比自由心證要管用得多,切勿輕易作大膽假設,以免"弄假成真",徒增後人整理資料時的混淆。

鳳毛鱗角--話生活史

  台灣松雀鷹雖然是台灣的留棲性猛禽中分布最廣,族群數量尚稱普遍的鳥種,我們對牠的瞭解似乎也僅止於此,並未比其他稀少種或瀕危種有較多的參考資料可用。在1992年以前,所有有關台灣松雀鷹生態及生活史的描述,只能引用從國外書籍和報告上所得到其他亞種的資料。我們不禁要懷疑,名為台灣特有亞種的台灣松雀鷹果真如此生活著?

  終於在1995年台灣猛禽生態研討會上開啟了我們探索台灣猛禽奧秘的第一道門,從會中發表的論文得以一窺台灣松雀鷹的繁殖習性及食性方面的需求一台灣松雀鷹於每年4∼8月間繁殖,築巢於低海拔至高海拔的人工林、次生林及原始林中之樹冠層。巢呈淺盤狀,主要由樹枝構築而成,中心凹陷成碗狀,並以較柔軟的細枝、樹葉鋪設其間。每窩產3-4枚蛋,蛋重約16.8g,大小約為36.lmm X 30.7mm,卵約經28~3O天孵化,幼鷹離巢天數各巢間的差異較大,雄性幼鷹約為孵出後23∼26天.雌性幼隨為30∼32天,離巢後仍須親鳥提供食物,並逐漸擴散至離巢較遠處。雌鷹在繁殖期間負責大部分的孵卵、孵雛及集中育雛的工作,雄鷹在這段期間會傳遞食物給雌鷹,除了偶爾回到巢中探視或攜帶食物回巢外,雄鷹很少在巢上停留,據繁殖期間的觀察記錄中有95%以上的食物是鳥類,可知,台灣松雀鷹的食物以鳥為主.食物種類則視該棲息環境中的鳥種而異,五色鳥、家鴿、鷹鵑、鵂鶹,及燕雀日之畫眉科、鶇科、鶯科等鳥類階曾被台灣松雀鷹捕食。

我要的不多一談台灣松雀鷹的保育

  綜觀台灣松雀鷹在台灣本島的分布情形,幾乎能以全島性及平均性分布來形容。無論其分布如何廣泛,其棲息環境的共同特色為覆蓋程度較,高的樹林或森林,但不限定於何種森林型態,亦無所謂海拔高度的限制。在人為干擾較少的墾殖地及山區聚落附近,倘若保有適當面積的樹林,也可發現台灣松雀鷹生存其間。可見台灣松雀鷹具有良好的適應環境能力,若能排除過度干擾、獵捕及環境破壞等不利因素,本種的永續生存應不成問題。甚至在進行大面積的環境開發時,只要稍加用心規劃,保留一片面積不需太大而覆蓋程度較高的森林環境,即可維持一個健康的生態系,所求不多的台灣松雀鷹應可悠遊其間。世間"兩全其美"的事,並非不可能,做與不做另在一念之間。貴為主其事者的人類,應當適時的給予大自然惠而不費的回饋,「永續資源」才不致於淪為空談。

千篇一律--加強研究

  保育工作無法百分之百落實的原因,在於基礎生態學及生物學資料的匱乏,要訣對於台灣松雀鷹的保育,前段所談仍僅止於空泛的一般性論述,其背後並無足夠的數據可供印證,這是台灣目前談野生動物保育悲惰的一頁。所以還是先談研究吧!

  猛禽的研究工作並不容易從事,危險性高是令研究者裹足不前的另外考量。猛禽本身的隱密性高、攻擊性強,在思考研究目標時就必須要倍加用心去克服它,攀爬技術的訓練是必要,還要想想如何隱藏自我於炯炯的鷹眼之下,研究者更需要有忍者般的超人技藝,否則便有可能「壯志未酬身先死」而飲恨終生。

  對於台灣松雀鷹的研究方向,首要先建立生物學上的基礎資料,並且要朝長期研究的目標規劃,對牠的生態需求(棲息環境、食性等)、族群動態等進行監測,才能掌握本種的生存狀況,並隨之調整保育措施。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落實我們的保育工作,讓台灣松雀鷹永遠在台灣的山林中扮演掠食住猛禽的角色。


(資料來源:姚正得 淺談台灣松雀鷹 特有生物專輯)

回到留言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