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北行腳

(歷史博物館週末夜間場的排隊等著要買票進場的人龍)

跟人家附庸風雅去看法國田園畫家米勒的名作,如拾穗、晚禱等。有2個見聞:

1.一流的畫作,不知幾流的售票服務。

歷史博物館的售票處動線設計的不好,加上星期六那天下午台北在下雨,售票窗口少,售票處理緩慢,而且售票單位不知變通,讓民眾排隊排的怨聲載道,加上展覽館內的人潮很多,跑來跑去的小朋友也很多,整體觀賞的品質下降不少。因此看不了多少時間,就想要出館了,搞不好排隊的時間都要比真正看展的時間還長。售票單位不知變通要特別說一下,他們規定星光票必須在6:00之後才能開始賣,而且有送紀念筆記本,於是人潮在5點多就開始排隊,一直要排到門口,後來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要排哪一個窗口,而且遮雨棚甚至遮不住陣雨潑過來,於是一大群人就冒著雨等著售票口6:00準時賣票。而過了6:00之後,一直到我看完展出來的7:30分,排隊人龍依舊沒有消散的跡象。其實變通的方法很簡單,還是可以提前賣票紓解人潮,但是在票上面註明6:00以後才能進場,這樣不就得了嗎?另外多開一個窗口來處理不行嗎?請這麼多工作人員是在幹什麼的?太氣了,影響看畫的心情,以後考慮不到歷史博物館來看展了。

2.米勒早期在巴黎,為了生活也曾經跟當時許多畫家一樣媚俗地畫裸女。後來看開了,帶著家人回到農村,注意到農村生活的困苦,畫作上也開始畫起農民的生活,拾穗就是這樣誕生的,描述農婦在田裡撿拾收割後的麥田中掉落在田裡面的麥穗。後來同時期的作家,也開始紛紛模仿米勒,也到農村去尋找繪畫的題材,因此反而另外造成一股畫「拾穗」的風潮。這,是不是另外一種層次的媚俗呢?

    本文日期:2008.6.28(7.9 finished) | 台北行腳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