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北行腳

延續上個禮拜的行程把四分尾山認真的走了一遍﹔這條從天道清修院到四分尾山的登山步道真是一條氣氛好、路況佳的好路線。雖然有人會對本人在七夕晚上的路線更有興趣﹔不過如果我說情人節晚上在家裡睡大頭覺,不知道有幾個人會相信?

從勤進路一路陡上,過天秀宮至天道清修院,路旁不知名的野花(花為粉紅,類似朱槿)大朵大朵的開的好燦爛﹔昨晚夢遊時,這些花是閉合起來的。從天道清修院上到稜線之前的路上,有一堆人在附近山野間野餐﹔這幾次來這附近山區都看到好多人在此休閒,讓我覺得汐止人還真會享受汐止本身具有的青山綠水,大概這算是給常常淹水的汐止人的一點補償吧。

從稜線開始往四分尾山方向走,沿途大概會經過三、四個五百公尺高度左右的山頭,整條路線幾乎都在樹林蔭下。可能由於常常有人行走,兩旁草叢都沒有蔓生到山徑上來,因此路線清晰可辨,也沒有必須撥草尋路的困擾。不過走了二十分鐘後還沒看到四分尾山的山頂倒是令我有點意外。本條路線雖然有兩三處地點架設繩子讓人攀附,不過這些繩子其實算是多餘。路線中有幾段反而是寬廣的可以,由此可見四分尾山到大尖山之間稜線坡度的和緩。走著走著,主路線的左側開始陸續往茄苳瀑布的叉路來會。然後在一個與茄苳古道的三叉路口附近的樹幹間,有用竹子連接起來,成為可以歇歇腿的小憩之所。像我這麼好奇的人,當然馬上坐在竹子上,試試看到底這根竹子能不能承受我的體重。

當人一靜下來,自然馬上感受到週遭大自然的聲音盈耳。整體氣氛是:坐在竹椅上,可以看到樹葉間透露出天光﹔蟬鳴,但最主要是鳥啼叫聲,所營造出來的和諧氣氛讓我聯想到在東眼山森林間幾乎相同的體驗。不過今天我聽到的聲音反而像是變奏曲,原本一個音調與節奏的鳥鳴,突然間會轉成急轉即下,但忽而加快速度,又忽而提昇了Key,轉折了幾回,沉寂一會又再起另一波高潮。總而言之是不錯的演奏,應該給這些鳥兒鼓鼓掌。也許是我自做多情,這些離我這麼近的鳥兒,這麼不怕生,好像在給行走在這段山路的我鼓勵。(自己看了都覺得噁心的文字)

又走了一會,聽到怪手操作的聲音,尋音覓處,望見對面山頭不知在挖掘什麼?心想,那邊該不會就是四分尾山吧?不過依照目前行進的方向大概是會走到那邊去的。經過一個林木扶疏中平緩的小鞍部後開始往上,在路線的右側又陸續看到往鹿窟崙山的路線,接下來爬上一個小陡坡,聽到人聲,見到一群人在樹林下納涼,大談玉山排雲舊事。與其相望無語,逕自爬上山坡後,果然四分尾山到了。四分尾山,641公尺,二等與三等三角點各一。三角點旁還有一塊新立的牌子寫著關於四分尾山三角點的資訊,日期竟是2001.8.22。

在此平緩的山頂上交會有四面八方過來的山路,大概是往北的茄苳瀑布,往東的耳空龜山等。在山頂往下一看,怎麼會有車直接開到附近?稍微往前走了幾公尺,看到剛才所見之怪手、混凝土罐車、工人數名、一條正在鋪的水泥路。其實會感到遺憾的是,剛才辛苦了五十分鐘所登的四分尾山,原來它的三角頂再過不久後,用開車的就可以到了。而這條正在鋪水泥的路,如我所可以想見的,正是上個禮拜沒有繼續往前走的那條情字不歸路。至於四分尾山上的展望,大概是往北方面的基隆港外海與那不知是核幾廠的煙囪。其他方面的就是我無法辨認的附近同樣是五、六百公尺的山。

站在往茄苳瀑布上的小山坡上,看著幾名工人順著山坡而下鋪水泥路。先用鋼筋固定路兩旁的木板,做成像河堤的東西防堵尚未乾的水泥向外散開,然後再把水泥灌進去,接下來工人們再把鋪上去的水泥打平。以後大概會需要再把木板抽掉也不一定。這條路大概也會往茄苳瀑布方向而去。不過到底是誰會想要開這麼一條路在四分尾山下,我還是對此耿耿於懷。本來回程想原路折回,不過因為要確定這條路是否真為情字那條路,所以就跟著混凝土罐車,腳踏著塵土飛揚的泥土路下山。走了差不多十五分鐘,看到路右側有登山條,猜想應該就是方才所見往鹿窟崙山方向的登山步道的出口。行到接回到與勤進路交叉的路口後,看到這條路口竟然新立一個牌子寫著”石汐路”。(昨晚夢遊時還未見)。這個”石”到底是往石碇,還是往石底觀音洞?目前仍然是莫明所以。

回到天道清修院的路上,又看到太多人在山壁間接水管取水。看到那比小便的水量還要小的水滴到罐子中﹔除了無法想像這樣要接多久才能接滿一罐水之外,而且還想不懂接水的這些人心中到底在想什麼?

本文日期:2001.8.26 | 台北行腳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