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橘色移動

(台北捷運上乘客人手一機,妳iphone了嗎?)

近來因故頻上台北。每進台北捷運路網一次(尤其是台北車站、忠孝復興之類的交會站),就對台北人潮的擁擠越發不習慣,心裡直想著:台北人,你怎麼受得了每天過這種日子。雖然我沒忘記自己也過了十年這種擁擠台北的生活。其實人就是一個習慣而已,從南部的角度看台北,一定會覺得台北生活壓力大到驚人;但是台北人自己已經麻木了,如果不讓他繼續過這樣緊繃的生活,可能還會不知如何是好。

幾次正好在上下班尖峰時段搭捷運,竟然都要排隊等好幾輪才能上車,這樣的事態應該在蘆洲線通車之後更加嚴重。如果我還在台北搭捷運上班,這可能會讓我每天焦慮萬分。如此說來,高捷竟然還可以讓單車不用折起就可進捷運車廂(買單車票可以不用折),只能說高雄人真是太幸福了,難怪小兒無時無刻吵著要坐捷運。

另外一個應該是我自己少見多怪的台北捷運現象是,捷運中看書報的人變少了,但是拿行動裝置的人多了數倍。女性多拿iphone接耳機聽著;男性玩手機上的遊戲居多,也有在上facebook的。在高雄,大家對於行動連網,掛在網路上收發訊息這件事情,沒有這麼認真。一來是台北捷運地下隧道中的訊號不錯;高捷我還真的沒試過有沒有訊號,而且可能壓根兒沒想過要在高捷中行動上網。

台北捷運車廂中人太多,而且通常人擠人,人推人,違背生物學上個體距離應有的安心範圍。實在很想要忘記自己正在這麼近距離與人接觸的話,藉由玩手機,把自己抽離到虛擬的網路世界去,自成一國,這是一種很好的逃避現實的方法。

(捷運上用漫畫寫日記)

後來與幾個在台北以前的同事談到我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所觀察到的,台北人的高物價、高物質享受生活,但感覺像是一場好夢與噩夢的交替循環。在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中,大部分人都還在為滿足生理需求與安全感而汲汲營營的生活著,尤其在台北城維持基本的生活品質相對要比其他台灣城市付出更高的代價,包括高額的房貸、極擁擠的交通、更競爭的工作環境、差強人意的居住品質等。

為了維持基本生活,台北人要更努力工作,但更努力工作,付出的可能是自己的身體健康,還要加上心理上的病態。這心理上的病態來自於因為只是為了一份維持生活的薪水而工作。身體逐漸累了,心也跟著倦了,生命中缺少了去追求理想與自我實現的動力(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中的上層)。但是為了慰勞自己這麼辛苦的像一隻工蜂而活著,台北的物質誘惑也多,於是把辛苦掙來的錢在滿足基本的食住需求後,也毫不吝嗇地花在奢侈消費上。只是這奢侈的消費,並不代表那些物品本身真的值得,而多是經過商家包裝之後讓消費者自我感覺可以填補空虛或虛榮的心靈而已。

比較可悲的是,有時他們會忘記了努力工作的初衷。也許本來可能是維持一個家庭的基本開銷;後來可能是為了能夠繼續跟上這個城市大多數人的生活消費水平;因為如果不跟著別人這樣消費,就彷彿自己並不屬於這個城市。

舉例來說台北的朋友們晚上聚餐一次的費用,可以在高雄買十個中午便當。年輕人(含學生),手機一定要用高檔智慧型手機,最好都是Apple一族,雖然我不太能理解他們買手機與付高額行動上網費用的錢從哪裡來。這些都不是生活必需,而且看來都所費不貲,但是生活在台北好像理所當然就要享受好的物質生活,然後在平常的日子就算沒有尊嚴的工作著也無所謂。於是在享受物質快樂與對辛勞工作的無感,這就是所謂在好夢與噩夢之間的交替循環。

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

於是越來越不能夠理解人為何一定要這樣的活著。

這次遇到的朋友其中一個說,她知道自己這樣的生活型態不太對。但是她也承認也許只有等到身體負荷不了躺在病床上的那天到來,她才會徹底覺悟。

其實要覺悟,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休個長假去其他城市鄉間long stay,也許人生價值就此改觀。至於回來台北之後,工作還在不在,就不在考量範圍之內了。

如果還能動還能思考,至少表示還有能力做選擇,只是捨不捨得放下。當然也許是,從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標是什麼,所以也不覺得台北人這樣生活有何不好。我的另一個朋友如是說。

(擁擠台北@忠孝復興站)

本文日期:2011.5.14 | 橘色移動 | 相簿

 

2 則回應 to “橘色移動9-行動台北、擁擠台北(110514)”

  1. 冬烘先生表示:

    補充一張下班尖峰時間高捷車廂中的狀況,來跟台北捷運做個對照:

    1.台北捷運尖峰時間,車廂中人擠人,怎麼可能空出手拍照?
    2.高捷中的訊號也很好,通話與上網都沒問題。
    3.高捷中的小摺只要折起來就可以進入車廂,不用另外包車套。北捷只有少數幾個車站在特定時段可以進出腳踏車,而且要折起來包車套。
    4.高捷車廂中使用行動電話上網的人相對少數,看書的倒有許多,大多數人是寧願無所事事地發呆。

  2. 冬烘先生表示:

    台北公車站牌直接顯示公車到站的預估時間,這點很讓人驚訝。不過據朋友說並不是每條公車路線都有,我只是恰好碰到最先導入的。另外手機也有台北市公車的APP,可以查詢公車資訊。

    感想:
    1.等車的焦慮感,因此消除一大半。
    2.交通資訊更便利,讓人更可以更快趕赴下一站。所以生活反而更緊湊,一刻不得閒。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