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北行腳

三義夏雪天空

龍騰斷橋附近

(自製火把)

近兩年來似乎開始流行賞桐花,觀五月雪,而且把它跟客家文化結合在一起。我在三年前(台北行腳84)路過汐平公路時,那時曾經驚訝於沿途小白花朵朵飄落之賞心悅目。那時孤陋寡聞不知油桐花,直到網友eaga指教方知那就是所謂的五月雪。

由於當時剛剛從日本關西賞櫻回來,有感於日本人將春天賞櫻當作是年度一大盛事,台灣如果有此美景,為何不能好好規劃?我想應該不是我有先見之明。周休二日之後所引發的戶外旅遊風潮,在台灣各地開始出現各種文化祭與花祭。而桐花祭,我印象所及,應該是從去年開始。

夜賞流螢(???)

所以有屏東黑鮪魚祭、風鈴祭、客家桐花祭與賞螢、宜蘭出海賞鯨豚、烏來櫻花祭、大甲媽祖出巡也是為文化節慶,最近台南還有個鄭成功文化節。真正要一一列舉,其實是數不完的。有些地方剛剛辦完一個活動,馬上又有另一個節慶祭典。譬如苗栗這裡不就是假面藝術節剛剛結束,桐花祭就來了嗎?

我想的是,這些祭典是不是有點氾濫過了頭呢?其實他們的本質無非是包裝與媚俗。但依照我以前的經濟論調,就創造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契機而言,這不就是我想看到的趨勢嗎?(台北行腳215,220)

但在更早之前(台北行腳46),我也憂心在先:所謂的文化工作也被媚俗化,在生存與專心創作上面臨了兩難。其實這麼多活動,我真正去過,或想去的,屈指可數,大部分時候是被逼去的(?)

(積雪甚深)

看看目前這些慶典,感覺是不是都很相近?也許只有主題不一樣而已,但所搭配的活動節目著實大同小異。於是一群群觀光客盲目地被設計出來的活動引領著;等到時間差不多了,各自解散離開。如果類比到今年年初以來的幾場政治活動;真的會感覺怎麼這麼像?尤其是有一陣子,當靜坐現場如同夜市時,那何嘗又不是一種形式的祭典,有一大群人在某個時間點群聚在一起,只是訴求的標的不同而已。

所以或許我現在心中卑微的期待,是這些活動在擴大推廣之餘,尤能夠在實質內涵中反璞歸真,儘量回歸到最原始訴求的主體吧。(2004.4.28)我會這樣有感而發,大概是看到如今的勝興車站,宛若不夜城,但充其量不過是另一個九份的翻版。

其實我心裡清楚,我是太苛求了點;或許我有獨行者的潔癖;或許我是為了寫這篇文章而為賦新詞強說愁。也許我所期望的是,在一個似層熟悉的地方悠閒漫步,不經意地突然看見微風中五月雪紛紛飄落的感動吧。這麼說來,我不應該對世俗化的東西強求什麼;因為我不是觀光客,我本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旅人。我正對自己的庸俗化感到些許的憂愁。

所以我不想介紹三義到龍騰斷橋這條有「夏雪天空」之稱的桐花道路;此時我也無法為桐花的旋轉飄落之姿多做美麗描繪。初夏的夜晚農莊中的螢火蟲點點閃爍,很奇怪的就會感覺不過如此。我反而最難忘的是在去年四月底從新店獅子頭山摸黑下山時(台北行腳171),在半山腰溪畔看見滿滿浮動螢光,特地關閉車燈來觀賞。當時的感覺是驚嘆。依照我這種嚴格的標準,如果是人為規劃的遊樂園區,要能夠讓我感動的話,一定是要有非常獨特的景緻吧。

所以在往東勢林場路上的一處農場,遠處一整片有層次的油桐花海,與近處包裝著黃紙袋的梨樹;雪白與鵝黃的對比強烈,不用多添加什麼就覺得很賞心悅目。

(往東勢林場路上之五月雪、梨花淚)

冰河

恆春刺桐 花地戲雪

(花徑未曾緣客掃)

四角林林場望大安溪

相思桐花

桐花初含苞 (桐花垂簾)

(夏雪曲徑通幽)

桐花雪徑

雪落松枝欲垂

(楓香林)

四角林林場的五月雪精華地段在竹林徑開始下坡後的一條曲徑,眾人一致讚嘆,原來桐花半含苞半開放是如此清新美麗。這地上所堆積的桐花花朵,非常足夠讓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坐在花地毯上散灑桐花雨。東勢林場雪白桐花掉落在針葉林葉上,頗有北國冬季風情。

特地在東勢林場留到晚上七點過後要賞流螢,結果原來星期天這裡人也是如此多,多到暗夜中往螢火蟲步道上人潮洶湧,分不清哪些是螢光,哪些是人手持的小燈光;因此卻沒了遊興。在龍潭休息站,看到服務人員頭上都帶著桐花花圈..,心想,真是夠了,是不是要讓人對桐花膩了、煩了。

(其實是我一邊看NBA,一邊分心寫遊記,實在無心戀戰,遊記寫煩了。2004.4.29)

本文日期:2004.4.25 | 台北行腳 | [旅聯網/東勢林場] | [旅聯網/四角林林場]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