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紅樓側面彈痕殘跡)

回到台南,找個可放鬆的地方去走走,本來想去迦南吃個冰,再去延平郡王祠看有沒有鄭成功文化節的活動。結果迦南不知為何沒有開,而延平郡王祠也不像去年有園遊會闖關,不過根據新聞報導,這次鄭成功文化節的主要節目:耗資不斐打造的仿明鄭時期航海船,昨天正式在安平港下水了,天空中同時出現日暈的天文現象,引起好事者繼續穿鑿附會。

這回11點半經過迦南,迦南沒開門營業;來到延平郡王祠,也沒有吃喝玩樂的活動,不過仍然有許多遊覽車送來一群群觀光客。於是回頭到台南師院(早已改制為台南大學),想去看看歷史建築百景第29的紅樓建築。

從樹林街轉到慶中街,將車停在「南風廣場」,此處正當南師的籃球場南方,不過似乎沒有側門可以進入校園的樣子。在南風廣場的左邊是柏楊文物館,右邊有日式宿舍群,看來頗像是南師教職員以前的宿舍,外觀大致保持良好。在宿舍群的巷子裡面彎來繞去,雖是為了找通往校園的捷徑,但其實頗能感受寧靜的文風。巷口還有個水拹仔安靜的存在著。

本來想先去柏楊文物館探看,老婆抱怨天氣熱,想先去吃些涼物,於是沿著慶中街走往五妃街。台南大學在慶中街週邊,利用一些廢棄校舍設置成藝術特區,有學生塗鴉,也有一些不錯的特色小店,南師的周圍有校園週邊的優雅美食,但卻沒有一般校園外店街的擁擠喧囂。我們先在一家名叫「糖人館」的店門口停下來,看了一下門口冰飲菜單種類,決定進去。

(猶記當年吃冰時)

店裡面的佈置走的是懷舊風,除了有課桌椅,還有用裁縫車當作餐桌,踩了裁縫車踏板還會動。牆上的黑貓畫畫,還有漫畫書,別緻的餐具與創意的飲品,恬靜雅適,這當然是學生約會聊天的好地方。求學時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令人懷念,讓我不禁想讓自己更沉浸在青春回憶裡。在蟬鳴未起的週日正午,南師週邊的空氣中有一種像是情人果般酸酸甜甜的氣息,只有多愁善感的人才能體會。看到我如此陶醉在初夏的南風裡,竟惹得身旁的老婆殷切追問,我那段與一個南師女孩的短暫戀情。

吃了仙草冰,老婆說她又有精神可以參觀柏楊文物館了,不過其實我這次要尋的是台南師院的紅樓。走到五妃街這端的南師後門,看到宿舍前的機車停車棚,便跟老婆說:若是有成大的男學生來此接南師的女生約會,便都是把車停在這裡等待了,當然女孩們總會有一些事情在磨菇,故意讓男生們多等一會,男生得有耐心的守候,不能有絲毫不耐,這也就是俗稱的「站崗」。老婆回應是:「我好像從來沒讓你等過喔。」

走進南師校園內,但是紅樓似乎是在校園的另一側,不過無妨,本來就是抱著悠閒的心態來此,假日中午的校園裡沒有太多的學生,校園中到處掛著有「阿勃勒節」的旗幟,至於紅樓應該就是校門正門口進來的第一棟,也就是誠正大樓,不過外觀看來頗新穎,紅磚牆也不像是日式時代遺留至今;但是誠正大樓的確就是紅樓,因為原日治時期的建築大部分都毀於二次大戰美軍轟炸,現在看到的紅樓是戰後所重建。

台南大學原本是台南師院改制,二十多年前我讀國中時,尚是五年制專科學校,當時老師是熱門職業,不過我還是跟大部分人一樣走高中升學管道。南師的校史往日治時期追溯,明治32年(西元1899)創校,那時校址在西門路的三山國王廟,校名為「臺南師範學校」;期間曾一度廢校又於大正7年復校,這時校址在赤崁樓。大正八年改稱「臺灣總督府臺南師範學校」,大正11年(西元1922年)才遷移到現址,紅樓即為那時遷校時所建。紅樓本為清水紅磚造三層建築,是日治時期台南州土木課營繕係設計。

校門口還有一棵日本裕仁太子訪台(西元1923)時所植的琉球松。紅樓前左側有一鐘樓,步上迴旋梯可上至鐘樓回望紅樓校舍。

我們從紅樓的右側繞過去,才意外發現一面滿布炸彈彈殼破碎彈孔撞擊的牆。在1945年的大轟炸中,紅樓建築的2,3樓全毀。戰後由校方委請建築學者千岩助太郎、織田久勝協助規劃重建,並於北面留下一整片彈孔牆做為紅樓曾經存在的歷史見證。

紅樓後方的綠草地上滿是木棉花絮。回家的路上經過中山國中,去年此時極度盛開的紅花風鈴木殘留在樹上的花也不多了。四月份喧喧擾擾的油桐花季,一進到五月好像嘎然而止。今年的花似乎開得較早,落得也較早。繁華落盡,收拾心情明年再來賞花;年華逝去,青春卻只能憑印象去追憶。

(曾是宿舍前站崗常客)

本文日期:2010.5.2 | 台南行腳 | 相簿 | MPS(GPS)


台南大學(原台南師院)週邊交通路線圖 | Google map

 

2 則回應 to “台南行腳170-青春追憶與原台南師院紅樓[歷史建築百景29](100502)”

  1. LKK山客表示:

    我的天哪!上次冬烘只是用文字草草帶過【仙草冰】就讓我【望仙飢渴】,現在看到那有甜姐兒兩個臉大的仙草冰,真叫我急得直跳腳,恨不能插翅飛過去搶下那舀冰芍!!!

    祝甜姐兒母親節快樂

回覆 冬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