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北行腳

(明舉山竹林步道)

今天去拜訪一位長輩,被稱讚是一個有靈性的人。頗感飄飄然;因為心中明白其實靈性幾乎沒有,壞習性倒有一堆。

因此說到靈性這件事,在走過明舉山、康樂山步道過後的幾天,有一天在路上突然思考到動與靜兩個境界的道理。心經有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在動極求靜而不可得的過程中,隱隱感覺法門似乎在這裡。

譬如說在陰雨天氣的星期日下午去爬家附近的小山這件事,是想說假日沒有出外走走似乎怪怪的,但是因為天氣的考量所以就選了東湖內溝里好幾年前走過而且只走過一次的明舉山;走的不過癮的話還可續連走到康樂山,隨時考量天氣狀況,進可攻退可守。

只不過這樣求多樣性的規劃,跟原本想要放鬆求悠閒的心,似乎是南轅北轍。弄得不好的話,就是再度又把旅行變得是一件很累的事。

(康樂山頂看大湖公園)

譬如說走明舉山步道這件事,先來到內溝溪畔近年新建的生態展示館,從此處左方的登山土徑開始迂迴上登,過了500公尺標示木樁之後,發現好像過了GPS中標示往柿子山的岔路,於是又退回到700公尺木樁處,無路找路的想要去找柿子山基點,不過還是因為亂草叢生,又無路跡而作罷。事實上這段稜線,一路走來,竹林翠綠,藍鵲群飛跳躍林間,慢慢走來可以悠閒領略大自然間的微妙雅音;不過我背包肩帶掛的GPS,手上持的沉重單眼像機,分散我的心思到汲汲營營尋基點與求好景之所在。

其實我四年前曾經來過明舉山的,而且隱約記得往明舉山的小徑是在右邊的岔路上。所以GPS上標示的這個山頭並不是我要尋的明舉山,這又是盡信GPS不如無GPS之一例。於是稍後續走稜線步道,我還是又能發現往明舉山的小路,來到明舉山,尋到了基點,幫基點照了張相。不過這樣一貫的登山模式真的能滿足我現在求靜的心境嗎?或許應該要先學會捨得,明白靜與動之間的細微道理。

走出明舉山步道出來到安泰街,這時候就在想要不要再上康樂山,還是從安泰街、康樂街繞回停車處?如果上了康樂山,是要原路來回,還是走成一個大環形?結果還是取捨的問題,是不想讓行程滿滿而不得閒,還是一次購足不虛此行?當然行程滿滿未必就會匆忙,一次購足的行程卻往往不夠深入。

總之,我當時似乎一心想要從動中求靜,或許把行程安排的滿滿的會達成所謂轉換心情的效果。

於是從水源頭福德宮(百年廟中廟)旁的登山徑,走了20分鐘來到康樂山上,居高臨下俯瞰大湖公園。本來在康樂山頂上看到大湖公園景色也就應該心滿意足,原路下山可也,畢竟天空已經飄起小雨,稍晚也還有其他行程接續。但是就是那一份不甘於原路來回,亟於外求安心之道的妄想,於是我又選擇從另一條山路下往安泰街的另外一側。

(安泰街上雨後的散步)

去年年底剛通車的康湖路似乎破壞了原本山徑出安泰街的出口。我在安泰隧道的上方看到三條山徑,最右方的那條可以下到康湖路上,安泰隧道的右方;不過最左方那條似乎才是傳統山徑。我往最左方的路況不佳山徑勉強探了一小段,發現前方已經變成隧道上方的危崖,於是乖乖的從最右方那條新路下到康湖路。只是走過安泰隧道,安泰街卻在橋下方穿過,而從橋上,一時之間並沒有看到明顯下橋的路。如果不能回到安泰街上而續行康湖路,有可能會一直走到康樂街,那回家的路就會很遙遠了。

我雖然想要一次購足,卻也不想多走太多冤枉路。

幸好,最後還是在隧道旁邊發現可以下到安泰街的石階。

小雨中撐傘走在有溪陪伴的安泰街上。這條路車少,因此散步與騎自行車的人多。如果已經設定是在散步的悠閒心情,走起來是很輕鬆愜意的,路雖長,也不覺得累。經過聯豐煤礦舊址之後,就又回到明舉山步道口與水源頭福德宮附近,繼續再走約半小時可以回到生態館。

所以本來是一個散步的行程還是走成又臭又長的明舉山康樂山連登的8字環形路線。也就是要求心靜,腳下卻一直動個不停。於是後來就開始在想,靜是動的反義詞,如果要求靜,難道就是什麼都不做嗎?如果是這樣勉強讓自己安靜,或許想要動一動的念頭反而會不斷的冒出來吧。

所以又想,動與靜看似是兩個極端,其實並無二致。念念相續不止息,靜即是動;見妄即離動念入流亡所,動即是靜。故楞嚴經有云: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或許我要的真靜是這個吧。至於明舉山走完,是否要再續走康樂山?現在看來似乎是不用勉強的,不過好像也還行有餘力;所以問題不在路程長不長,而是在心態。至於下次遇到抉擇是不是能想得通,有待考驗。

本文日期:2007.10.14(10.25 finished) | 台北行腳 | 相簿 | MPS

 

7 則回應 to “台北行腳470-明舉山、康樂山步道(071014)”

  1. LKK山客表示:

    正想著最近怎麼都沒看到冬烘追逐山裡的花—-大概是已經抱得美人歸.在家忙著灌溉呵護家花吧?

    然而怎麼美人在側.還有心思去思考禪理?可見美人太安靜不夠聒噪.
    趕快生個娃娃包準冬烘的腦袋會忙碌的跟著娃娃轉動讓你[靜]不下來.
    糟糕!我說話的口氣怎麼愈來愈像LEE?逤已近朱者赤—-呵呵呵!

  2. lee表示:

    冬烘先生
    我思考了兩天,沒慧根看不懂爬山跟動與靜的關係,只想到以下:
    動:我們跑過
    靜:我們在集合等待跑步前在離水源頭福德宮約300m路旁小水溝抓一種外來種的蝦子,螯很大沒經濟價值,會危害生態。

  3. Daniel表示:

    Re:LKK & Lee兄,
    靜:今天冬烘先生在家休假。
    動:寫了一整天電腦程式,廢寢忘食,腦筋轉動停不下來。
    沒動沒靜:雖然做了一些改版,不過你們沒有注意的話,還是感覺不出來哪裡不同。

  4. LKK山客表示:

    呵呵呵!是催促作者寫遊記的加油打氣嗎?或是旅聯網首頁新加的月曆?
    冬烘一直求新求變.果真是才子.真慶幸我能參與其中.真是與有榮焉.
    難怪冬烘[靜]不下來.
    LEE老哥
    你們抓蝦的動作還是動的
    要說是灑了麵粉然後躲在一旁屏息靜氣偷窺兔友們迷惘的的樣子那才是[靜]的.因為靜極思動.

  5. Daniel表示:

    Re:LKK,你說的那兩項都已經在一個月前的事了,最近在處理的是右邊邊欄。點子有一堆,有待逐一消化。所以欲靜而不可得。

  6. […] Nov 28th, 2007 by 冬烘先生 標籤:佛學在今年10月中的康樂山這篇,我曾經試圖闡示過我所理解到的「動與靜」的道理,不過事實上我並沒有把我理解的部分真正表達出來。 […]

  7. […] 29th, 2007 by 冬烘先生 標籤:小確幸在康樂山這篇, […]

回覆 冬烘居Blog » Blog Archive » 動與靜II(0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