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北行腳

(到台北故事館參觀的外國人還蠻多的)
下午有事要去大同士林區,於是便想說附近有什麼景點可以再辦完正事之後順道去走走的,本來腦中浮現的是北投的溫泉博物館,不過後來想到位於圓山附近的北美館與大同工學院這兩處著名拍婚紗的地點,後來又發現其實台北故事館也就在附近,於是便臨時改成婚紗景點半日遊。不過後來大同大學不對外開放(那婚紗業者是怎麼進去的?),所以我們就只去台北故事館以及台北美術館。不過光是這兩個地方也夠了,因為台北故事館展出的是「拜拜的故事」;而北美館現在的特展覽是「建築實驗室」,因為建築實驗室這個特展中有一個在講「解構」的概念,因此正好拿來當這回夏誌的主題,而且這一天天氣真的也是夠熱了,下午兩、三點正好找一處看展覽的地方躲進去避暑,便宜舒服又兼具知性。

另外一個要提的是,拿著台北美術館的票根再到台北故事館的話,可以省20元,這是鼓勵台北美術館(30元)的客人可以繼續到門票稍貴(50元)台北故事館去參觀;但是要切記的是,順序顛倒的話,就沒有折扣。

台北故事館,舊名「圓山別莊」,位於台北市圓山東側緩坡的基隆河南岸,是一棟英國都鐸式風格的兩層式洋樓,因建物外型有尖塔、銅瓦、塔樓、鮮豔的琉璃彩繪,像極了童話中的森林小屋,因此有「童話奶油屋」的暱稱。該建物為日治時期茶商陳朝駿於1913年所興建,因陳朝駿政商關係良好,所以當時才得以在台灣神社的下方淡水河岸興建依山傍水的度假別莊。現在圓山別莊由個人認養捐助,並被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並更名為「台北故事館」,成為一處以推廣台灣生活文化和古蹟再造理念的小型博物館,相關資料可參考這裡

所以來逛台北故事館的人應該有一部分人是來看台北故事館這棟建物的外型的,如我就會前前後後繞一圈,以各種角度來看各種構造的組成與調和,如窗台、屋頂、銅瓦、塔樓,以及內部的樓梯、洗手台、桌、窗櫺、天花板等日治時期東西合併的建築設計概念。

另外有一部分的人就是看看建物也看看室內現在正在展出的「拜拜」特展,這時候展出的台北的四個重要廟宇節慶,如大龍峒保安宮、青山宮..,等節慶的由來。不過令我注意的是,有許多西方人來這裡參觀,不知道在給外國人看的導覽書中是怎麼介紹這裡的,但很顯然的台北故事館應該是一個很獨特的觀光景點。

我在這裡遇到一個小五的小志工, 待人接物還算得宜,因此跟他攀談了一下,了解他做志工的緣由與動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麼小年紀能夠有獨立思考做出判斷的能力,選擇比別人早一步與外面的世界加強連結。

(台北美術館的外型)

逛完台北故事館還有一些時間,於是就近再到台北美術館去看特展「建築實驗室」,看到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這裡看書也看展,從小讓小孩子有接觸美學、體驗美感的機會,尤其在炎熱的夏季裏,待在舒服的環境中,專注的看展,心境特別容易冷靜沉澱。

所以既然是建築的「實驗」,所以這裡展出的都是建築設計師想要突破傳統,別出心裁,跳脫窠臼的各種奇奇怪怪的點子,譬如說寄生蟲式的、膠囊式的、一立方公尺的、傾斜的、幾何的..,有些甚至只是概念,甚至也不是建築而只是個設計的概念藍圖。然後內行的、學建築的看門道,外行的如我看熱鬧或多或少得到啟發:從不可能的地方生出可能性,從習以為常的地方看到被忽略的另一面..,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能耐才能為之?無招勝有招絕對不是亂七八糟。

而在「解構」那一區中,我看到拆解到直至原來組成的「元素」,然後以創意之名重新賦予這些元素新的詮釋再重新以不同方式組合,或許這個方向值得進一步再想一想..。

本文日期:2008.8.8(8.11 finished) | 台北行腳 | 相簿 | MPS(GPS)

台北故事館,台北美術館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