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這本書裏頭有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當初Google+發展的緣由,是因為有工程師基於一個洞見(而不是基於想跟Facebook競爭):網民們漸漸「只」從社群網站上接收同儕的訊息,Google最擅長也是核心事業-搜尋,可能會被淘汰。所以Google+想要變成一個整合訊息(狹義上來說是整合各種Google各種產品)的平台。

現在來看Google+並沒有做起來(跟Facebook相較之下)。不過當時那個工程師的洞見卻可能是真的。我在2012年讀的這一本書「Curation Nation」的中文名稱很聳動「為什麼搜尋將被淘汰」,副標「在內容被淹沒的網路世界,策展才是王道」。不過這本書所說的內容策展也並沒有真正大發生。但就廣義的策展而言,在社群網站當道的現在,我們透過了朋友幫我們做了初步(有大部分機會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步)的內容篩選,漸漸的我們只接受了朋友間所傳播的訊息,而對這世界的其他部分失去關心。換言之社群網站幫我們做了我們所接收的訊息的「策展」。而我們懶和忙到不會主動再去「搜尋」我們應該會感興趣的東西。

不過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Facebook擔心了,人們大幅降低在Facebook的貼文,變成只潛水觀看而不發文。

以下為文摘:

  • Larry Page 在推薦序說:在我年紀還輕,第一次思考未來時,我決定不是當個教授,就是創辦一家公司。我覺得這兩種選擇有很大的自主權,讓我可以自由地從基本原理和真實物理世界思考,不必思考普世認定的「智慧」。
  • 技術洞見才是堅實根基。
  • 組合創新時代(combinatorial innovation)
  • 創造快速成長的平台、建立全球性的開放網路。開放的平台會引來創新。
  • 專業化
  • 創新:一個創新的東西必須是新奇,而且非常的實用
  • Google用Venn diagram來研判要不要繼續執行一個點子:這個點子必須是一項大挑戰或是大機會,會影響數億或數十億人。其次,團隊必須擁有非常不同於市場上現有產品解決方案的構想。第三,使用現有的技術或是未來可以發展出來的技術。
  • 創新之前,必須有適當的創新環境背景,這通常可以在快速成長和充滿競爭得市場上找到。一個市場之所以會空無一人的理由通常是因為它不夠大。
  • 點子的競爭也是採用物競天擇進化論。

  • Google在公開上市說明書裡提到:服務終端使用者是我們的事業核心。
  • Keyhole->Google Earth->Ingress
  • think 10X , think different
  • 70/20/10 資源分配法則
  • 先為有瘋狂創意的人,找到第一位follower,才會有後來的200個人隨之起舞。
  • 20世紀主導經濟的機構是企業。21世紀主導經濟的是平台。
  • 資訊經營法則:產生資訊很花錢,但複製資訊很便宜。所以如果你創造出可以幫助解決一個問題的資訊,並分享這個資訊到一個平台上(或是幫忙創造這個資訊平台),其他人就可以低成本或免費使用這寶貴的資訊。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