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前陣子有兩個雜誌編輯不約而同寄email給舒國治,希望他可以推薦一些景點美食。不過,怪哉,這信怎麼會寄到我這裡來,我又不是舒國治。後來我上網google了一下「舒國治部落格」,終於猜出了道理。原來查詢「舒國治部落格」,竟然第一個找到冬烘居來。蓋因舒國治本身並沒有部落格或粉絲頁,而我又看了他的幾本書,寫了幾篇「澤山咸」。不過這兩位編輯之不察,也真是…。

前陣子又買了舒國治的一本書「水城台北」,不過已經忘記為了什麼理由買它,大概又是老婆推薦的。這本書雖然說得主要是老台北-尤其是水圳遍佈時期的台北,不過就算不是台北人,或者是出生後台北早已經是一大堆高架道路的人,這本書都能看得興緻盎然。可能是因為舒國治所描述的水城台北那個年代,有幾分讓人嚮往。對於曾經待過台北10年的我而言。

由於這本書看完很久了,所以依然只能摘錄一些當初的折頁來分享:

  1. 只有佇足,沒有去處的台北遨遊:台北人是室內族。室內是他們優遊的山林。他們在騎樓下,在車頂下,在頂樓陽台加蓋下,在冷氣放送的密閉室內,在卡拉OK包廂內,在K書中心內,皆能自得。既常處於內,則重內涵,不重外觀。
  2. 水城台北:由此臆度台北住民實是逐平淤、求水澤之田民,而非開崗鑿岩之山民也。雖然台北四圍一向是群山延繞。而此種捨難求便之性格,終致傾向百年後之漸趨積弱無力也。
  3. 台北的住:幾條高架路建好後,我發現自己逐漸只在幾條街的框框內活動了。這框框,東以建國南路、西以重慶南路、北以濟南路、南以汀州路為框界。…住台北便該住在這幾條街所圍起來的區域之中,乃它最方便小巧,房子最矮,景意與人口亦最疏朗,文化氣氛最清淡。
  4. 台北的住屋可以如此之陋,卻台北人過得如此之好,不特別倚賴佳良住所…可見台北人不甚受制於物質,實是純樸之民。
  5. 永遠的碧潭:碧潭的時代算是過去了。就算往昔以名勝著稱的新竹青草湖、左營春秋閣、大溪公園、台中公園那水上雙軒,甚至不遠處的銀河洞,都早在三十年前便早準備好要過去了似的。
  6. 六十年代台北之旅遊:南港十八羅漢洞、皇帝殿、八里觀音山、外雙溪、野柳、八斗子及和平島、金山及白沙灣、新店情人谷、北投地獄谷、鸕鶿潭。以上數勝,其實早在七十年代中期已然不風行;今日回想,何其淺小不堪。…只有鸕鶿潭是最可惜的。…即使是六十年代台北的郊遊觀光點,實也稱不上令台北人感到興味;於是還不如看看電影、讀讀小說…。這也是台灣自八十年代中期世相呈現富裕後,國人在文化、工商俊彥極出色,而在觀光遊賞的水平仍不得臻高。
  7. 舒國治的舊台北導遊路線,小吃兼老巷或舊書之旅。
  8. 台北特有形貌,是混融。工整的與雜亂的同住一處。左邊是新大樓,右邊是拆了一半的日本院房。
  9. 九十年代台北。舒國治對此有頗獨到的觀察:人的手腕上,戴念珠的比率頗高。舉世沒有一個城市有台北這麼多的打鑰匙攤;有這麼多的婚紗攝影店;有這麼多的小診所,尤其是牙科;有這麼多的刻圖章店。
  10. 然而台北人為何住在台北不走?為了早上有燒餅油條豆漿、有稀飯醬瓜、有乾麵福州魚丸湯吃。為了晚上有夜市逛、有隨時隨地的消夜吃、有卡拉OK唱,有深夜暗巷行路不用擔心被搶的自在、有呼朋引伴買醉囂鬧之放鬆。…可見台北是人的都市。是人與人講求「互相」的都市。以是它是人的資源先天上必須提供他人的地方,否則大夥都活不好。
  11. 台北大約是不能定點式的遊觀了。它的定點不夠雄奇壯麗。…遊看台北,必須拼湊些小景來看。
  12. 巷弄,才是老台北進出、盪看、日日親炙、年年感懷的真正生活空間。
  13. 永和-無中生有之鎮。造成它這睡眼惺忪天堂的原因,除了沙洲地形,主要是,時代。

 

留言區